top of page

一杯鮮乳:

六萬頭乳牛的福利之路

Limping on the way of dairy cattle welfare

一杯鮮乳:六萬頭乳牛的福利之路

說到動物福利,我們心中清楚應該抵制皮毛大衣
聽到流浪貓犬遭虐待,我們會憤慨地希望抓出兇手
我們拒吃魚翅,深信自己絕對不會是迫害動物的共謀

 

但生活中處處取之於動物,用之於動物
例如我們鼓勵孩子從小飲用牛奶,才能健健康康長高
然而,下一世代的身高是否建立在對乳牛的傷害之上
我們愉悅喝下的,會不會其實是乳牛的血與淚?

乳牛,怎麼了?

  2008 年的中國毒奶粉事件,讓民眾開始注意牛奶、奶粉的食品安全。後續如 2014 年的頂新事件等等,食安風暴層出不窮。因應消費者升高的食安意識,四處可見各種標榜地產地銷的小農品牌,各超市的生鮮架上出現愈來愈多的小農鮮乳;手搖飲料店也紛紛在各項飲品中加入鮮奶,甚至推出「鮮奶茶專賣店」營造特色。

牛奶在生活中不可或缺,好喝又營養,但你知道自己喝下的鮮乳,牛媽媽是如何產奶的嗎?

 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(動社)調查國內三十間酪農場的飼養環境,提出「臺灣乳牛飼養五大痛苦指標」,指出牠們蒙受中暑、身心緊迫、專業照護不足之苦。同時在這次調查中,發現了其他飼養與管理方面的問題,例如部份牧場為了要避免乳牛滑倒、跌傷,將繩索綁住牠們的後腳,卻也大幅限制了牛的活動,使一天應該要躺臥休息14小時的牠們根本無法躺下。也有少數牧場保留傳統的「繫繩」飼養方式,將牛隻綁在牧欄,只能在極有限的範圍內站立、躺憩。

  甚至看見有維護動物健康知識不足的牧場員工,在觸診確認母牛是否懷孕時,直接拾起地上一把牛糞充當潤滑劑,伸入牛的直腸中。另外,由於牧場的專業照護人力不足、缺乏緊急人道處理規範,竟然有病倒的牛隻因而被「丟在原地三天」,宛然放任牠自生自滅。

酪農為什麼選擇這樣對待乳牛呢?

  位於臺南的梅桂牧場是全臺灣唯一引入全自動化「榨乳機器人」的牧場,主人沈月春表示,酪農業內部的飼養水平不一,有很好的、也有需要改進的,但每個牧場都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照顧乳牛,並不是有些酪農刻意虐待乳牛,現實可能是他們沒有投資、改善的能力。
 

  動社的調查,點出社會大眾對乳牛處境的不熟悉。臺灣乳牛真的活得那麼痛苦嗎?或者牧場端有苦難言?人類生活中處處取用自動物,倘若我們平日不使用動物皮毛的衣飾,朗朗上口希望寵物「以領養代替購買」的口號,那麼對於天天喝著的牛奶,是否也該採取行動,進一步理解臺灣乳牛處境與酪農業現況……

  否則,牠們的血與淚終究不被看見,也離人類與動物共存的「友善畜牧」很遠。

bottom of page